2018年3月27日 星期二

貿易大戰

昨天寫的文章

今天是川普簽署向中國徵收貿易關稅的第二個開盤日,大盤呈現小漲的局面。

我覺得貿易大戰的事件可以從幾個面向觀察:

經濟

目前尚無實質影嚮,畢竟剛簽署備忘錄,詳細的清單會在 15 天內提出,提出清單後經過 60 天協商無結果才會真正實施。在這長達兩個月過程中可能會有各種走向。

2017 年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 2758 億美元(進口1.8409萬億美元,出口2.2634萬億美元)。

目前(2017/3/26)知道的大項,乍看之下有些奇怪,兩邊課稅金額相差似乎有些多。

國家 商品 金額
美國 高科技產品 500 億
中國 水果、豬肉、廢鋁、鋼管 30 億

一方面可能因為中國為貿易順利國,先天上有著弱勢,處於被動反擊。另一方面,中方回擊的商品也有些奇怪,水果、豬肉…怎麼看都覺得不太合理。美國主要還是養牛的,中國才是美豬的大國,對豬肉課稅,是出了什麼問題嗎?

根據這篇提出的看法截錄於下:

贸易反击不仅需要瞄准产品,更要精准打击选区的选民们。例如,为精准打击其在“锈带”密西根州、印第安纳、俄亥俄的支持者,我国就需要提高汽车进口关税;为打击其在农业州爱荷华、堪萨斯、内布拉斯加的支持者,我国就需要提高大豆、玉米的关税或采取非关税限制措施等;为打击伊利诺伊、威斯康辛的支持者,就限购波音飞机、哈雷摩托等;为打击缅因州、马萨诸塞州的支持者,就大幅提高龙虾的关税;为打击北卡、南卡的支持者,就要对进口美国的猪肉实施额外的动植物检疫 ……

2017 年美國對中國出口的商品以運輸設備、機械電機產品、化工產品、植物產品為主,美國對中國進口的商品以機械電機產品、家具、玩具、紡織、取料、賤錢屬與制品為主,參考這篇

看了之後晃然大悟,原來是瞄準選票而來,難怪,金額不用太大就能有效果,學習了!!

政治

兩邊的政府都上任一段時間,川普跟習近平誰也不會開口認輸,尤其在談判桌上,一開始雙方互相虛張聲勢是必要的。不過,我想這件事的背後應該還是利益交換,藉由逼中方上談判桌來取得某種利益,目前想到可能的:

  1. 降低美國高科技公司進入中國的障礙
  2. 藉由增加關稅,加速美國製造業回流
  3. 促進國內經濟發展
  4. 脅迫中國之外的其它國家一同抗中
  5. 國防安全,減低中國科技產品湛透
  6. 強迫台灣親美
  7. 打擊一帶一路推展
  8. 下次的選舉、選票

最後一項其實本來沒有想過,但我想到中國回應的地方針對川普選區、選票,那會不會這整件事其實只是做秀?不曉得,等那天再看看好嚕~

301 的調查,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,也不是臨時起意,應該是有一連串的動作,大國對奕,一樣政策絕對不可能只有單一目標,就讓時間慢慢揭露答案。

台灣

對台灣而言,許多賣到美國的商品其實是從大陸出口,如果真的有特定調款,可能還是會受傷慘重,像是太陽能、電子、零件等等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